離別總是讓人傷感!
然而這在背包客卻是每天發生的事情!
習慣一群人、習慣一個環境、習慣生活的大小事,
在各種原因下還是有離開的一天。
這段旅程的終點卻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
這就是背包客的宿命,
像是個失根的浮萍。。。
日本人在面臨離別時喜歡「目送」、「揮手」直到完全看不到對方,
至少julien碰到的都是這樣的情形。
澳洲人也是如此,
上次的Mount Barker之旅,
讓一向不喜歡澳洲原住民的julien有了些許的改變,
在Midland站看到原住民對於朋友不捨而追著巴士奔跑揮手的畫面,
一直烙印在julien的腦海中!!
好似這一次的分開就是生離死別,
再也看不到對方!
之後的幾天裡julien不斷地反芻該畫面,
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日子裡,
透過Mei的介紹下認識當地的一位中年人,
一次前往Riding Mountain National Park途中他提到他這輩子還沒離開過Manitoba省!
如果將這例子套在原住民上,
似乎就說得通了!
畢竟國土遼闊有它的優點,
但同樣也帶來了缺點!
像把利刃有著兩面的思維,
卻讓julien像拿把火熱的烙鐵深深地刻印在腦海深處!
阿富汗人握著julien的雙手講著滿滿的祝福;
香港人為julien舉辦的惜別會;
韓國人站在凜冽的寒冬中等著julien的車子離開;
澳洲人Zike與紐西蘭人Joe搖下車窗不斷揮舞著雙手跟大家說再見;
日本人Kaz與香港人Nelson拍照留念、互留聯絡資料;
不一樣的離別,
卻一樣的感傷。
或許是julien老了,
思考多了,
變的多愁善感!?
但可確定的是這一離別今生再相見的機會也少了,
「再見」原義應該是「再次相見」,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代表著「再來不見」!!
日本人Kaz,原名:高田和哉Takada Kazuya
今年21歲,大阪人。
講著一口沒有日本腔調的英文,
來到澳洲5個多月,
他的學習法就是除了上語言學校外,
連碰到日本的背包客也講英文!
這是台灣背包客所缺乏的!
現階段到了伯斯,
又參加了當地大學的語言課程,
為期18週,
因此將working holiday visa改為student visa(WHV只能讀16週),
預計明年1月回日本,
繼續完成大學學業,
然後到香港大學完成碩士學歷(他爸在香港從事貿易經商)。
今年28歲,
實際年齡跟Kaz兩人的外貌是恰巧顛倒!
台灣的「女」背包客一見到他們兩人,
就像「蒼蠅見到大便」般的黏了過去!
美其名是說想跟外國人練習英文,
實際上還不是因為喜歡他們的長相!!
要不然阿富汗人那麼多,
也沒看有幾個女生主動跟人家學英文!
Bobby是個自修型的魔術師,
技巧相當熟練!
不過Kaz也不是省油的燈,
紛紛破解了他的戲法,
julien也因此學會了幾招!
107室友大合照!女生是前室友
juli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